近日,中東局勢驟然升溫,一系列重大事件與傳聞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。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臺 13 日報道稱,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于當日凌晨被以色列暗殺,不過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。與此同時,中東地區軍事沖突已然爆發。
以色列主動出擊,明確軍事行動目標
當地時間 13 日,伊朗納坦茲核設施遭到以色列襲擊,目前襲擊造成的破壞規模尚不明確 。當天,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電視講話,直言不久前以色列發起了針對伊朗核設施的軍事行動,目的是阻止伊朗對以色列的威脅,并強調此次行動將持續數日,直至威脅消除。內塔尼亞胡還明確表示,以軍行動目標是 “打擊伊朗核設施、彈道導彈工廠和軍事能力”。
美國介入,召開內閣會議商討對策
美國也被卷入此次緊張局勢之中。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報道,一位白宮官員和兩位熟悉計劃的消息人士透露,由于以色列對伊朗發動了 “先發制人的打擊”,美國總統特朗普于美國時間 12 日晚召開內閣會議,預計會議重點討論美國對事態發展的反應。12 日晚 8 點后不久,有人看到特朗普離開白宮國會野餐會現場,這一系列舉動進一步凸顯了局勢的緊迫性。
局勢升溫,能源市場劇烈波動
中東局勢的驟然升溫迅速在經濟領域引發強烈震動。受此影響,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大幅飆升,布倫特原油主力期貨合約、WTI 原油主力期貨合約雙雙漲超 8%。其中,WTI 原油最高觸及 74.35 美元 / 桶,創下 2 月 3 日以來的高位;布倫特原油價格最高觸及 75.28 美元/桶,達到 4 月 2 日以來的高位。此外,PTA、乙二醇等聚酯原料的期貨也均出現飆漲行情,這無疑對原油下游的聚酯產業鏈形成了巨大的成本壓力。
聲明:本文的內容整理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;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,聯系刪除。